1、判断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民国初年工人阶级人数的增长,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出民国政府推进实业所取得的成效。A时间不对;BC非工人阶级人数增多的原因。故选D
点评: 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增强,为以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物质基础。与此相联系的五四运动和共产党的成立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摘自《汉书景帝纪》
材料二?余谓正德(明皇帝)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摘自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
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清世宗(雍正)实录》
回答:
概括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统治者采取的政策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参考答案:封建社会中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抑制工商业的发展。(或答成重农抑商)(2分) 但明中后期从事商业发展的人明显增多。(2分)西汉初期,封建经济基础薄弱,稳定农业有利于封建经济政治秩序的确立,(3分)而在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明末清初,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形成和发展。(3分)
本题解析:材料一和三都表达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材料二表明经商人数有明显的增加。西汉初年,百废俱兴,经济凋敝,因此为了维护统治需要,必须稳定农业,随着明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就提倡“工商皆本”。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为比较式选择题,可在熟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这三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文革破坏了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B、C是文革的教训。D说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 A项的实事求是就是根据具体的国情,遵循客观规律,来制定国家的政策和方针,符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故选A。
点评:“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人民公社化运动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瓦特改良蒸汽机产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有(?)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②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③使世界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④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改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用直选法。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分析,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都可以从商标中看出;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从材料中看不出来,且不符合史实,此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5)“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