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0:35:10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其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这一现象 A.妨碍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明清时期商人经商致富后,并不是将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而是用于做官,这就影响了生产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答案选C。其他选项不符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2分)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材料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唐)张籍《野老歌》 材料三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宋)王安石《商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4分) (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4分)
参考答案:(1)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益而远离家乡;海上贸易发达(2分);出现了不受时限的喧闹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2分)(2)赋税负担沉重,贫富分化加剧;(1分)农民陷入困境,纷纷逃入山区,垦山为田;(1分)富商财富汇集,生活奢靡。(2分)(3)信息:商业发展深入农村,出现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2分)政策:重农抑商。(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海客乘天风”说明唐朝时期海上贸易发达,将船远行役、一去无踪迹说明唐朝时期商业贸易及其的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益而远离家乡。夜雨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说明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受时限的喧闹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非常良好,其实在唐朝时期的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不像材料中所说的那么好。毕竟唐朝时对商业的管理仍然很严格。 (2)耕种山田三四亩和西江贾客珠百斛,苗疏税多不得食和船中养犬长食肉通过对比就不难发现,一是赋税负担沉重。二是贫富分化加剧。而从“岁暮锄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不难发现当时出现了农民因为沉重的赋税而陷入困境,纷纷逃入山区,垦山为田。“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则可以总结出富商财富汇集,生活奢靡,农民的日益贫困和商人的奢侈生活,贫富分化加剧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也就显而易见了。 (3)“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可以看出商业发展深入农村,出现草市,因为草市是在农村,农村出现草市也就说明商业发展深入农村。而从“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则可以看出商人虽然过着奢侈生活,但是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却得不到任何保障,富商往往成为劫杀的对象。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政府依旧实行的经济政策当然是重农抑商。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朝商业和宋朝的商业;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材料二 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汉书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孕育了领先世界的农耕文明,也带动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回答相关问题: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两汉时期,“钱”字很少见于文学作品中。而从两晋时期起,它的别称被大量收录:鲁褒尊其为“孔方兄”,干宝以“青蚨”称之,而王衍则贬之为“阿堵物”。这说明魏晋时期 A.儒家地位的变迁影响文学内容变化 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儒家义利观的解构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变革 D.商业繁荣为市民文学发展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