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右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阴影部分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毛泽东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D.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于明白图中阴影部分所在的位置。主要分布在湘、赣等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

A? B?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A B两项阐明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历史发展进程,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丰富和发展,C项强调人民民主专政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D项强调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所以答案选C。
点评:高考对毛泽东思想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几个知识点上,这也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闪光性的地方,同时也是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应用中国实践的具体表现,对此必须牢记和加以深刻体会。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探究的主题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你会选用下列哪一诗句加以印证?
A.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B.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到长征之前形成的,主要内容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点。A项是国民党200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在缅甸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牺牲,毛泽东敬送的挽联,与题干无关,排除A。C项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情景,与题干无关。D项描写的是解放军占领南京时的情景,也与题干无关,B项描写的是土地革命场景,属于工农武装割据内容,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四个选项都是毛泽东的诗词,要求学生能把毛泽东诗词与史实有机联系,灵活运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同学选择的研究主题是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他可查阅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文章, 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因此“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提出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C是在抗日战争时期;D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因此选B。
点评: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高考主要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的重点事件及其影响进行命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原创)读右图,为了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最大理论贡献是
A.提出了统一战线理论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提出了土地革命的路线
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写出了《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等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