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为政以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反对苛政,主张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98年11月后,我国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的产生主要是通过
A 政府直接任命 B 个人行贿获取 C 民众直接选举 D 民众轮流当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首先就是要实现在最基层的干部中实现民主选举,故只可能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人物评说】(15分)
在中外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下列图片与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孔子?图二:柏拉图?
?
图三:康熙帝
图四:克伦威尔
⑴简述图一和图二人物分别对理想中的统治者提出了什么要求?图三人物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上有何特点?(10分)
(2)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图四人物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参考答案:(1)孔子:仁。柏拉图:哲学王(哲学家王)(4分)特点:战争,谈判;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加强民族团结。(6分)
(2)征服爱尔兰、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英荷战争。(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
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建国十七年来,教育事业的重大成就是形成国民教育体系。“科教兴国”是20世纪90年代初步实施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后初期,三个面向”是80年代提出的,BCD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