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论述《人权宣言》在推动人类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①它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
②1791年,《人权宣言》成为1791年宪法的前言。表明法国资产阶级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这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
③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还推动了其他很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④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和学说对亚洲和中国革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题解析:这种题目设问简单,题干简洁,但内容却很庞杂,应该把人类社会细化成为对法国本土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债,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
(1)19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时,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 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两角度谈谈这些企业的特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3分)
(3)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你认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分)
(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预测,新中国成立后秦二爷的企业命运如何?(1分)
参考答案:(1)兴办实业的热潮(或:实业救国的热潮)(1分)。特点①“先天不足”如: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或: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1分)。②“后天畸形”如: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地区分布不均衡;多投资轻工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产业结构不完整,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分)。
(2)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时机;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爱国心的驱使等。(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不能(1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1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三座大山的压迫),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分)。
(4)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1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第(1)问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从资金、技术、市场、地区分布和产业结构等方面概括民族企业的特点;第(2)问考查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可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概括;第(3)问考查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第(4)问可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不属于上述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是(?)
A.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
B.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
D.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战后的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贸易的发展,因此A正确;B项正确,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也推动了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额的增加。D项错误,实物交易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点评:战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全球贸易的增长是全球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材料中涉及到的原因之外,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的发展以及两极格局的结束等都是重要的推动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是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措施不包括
A.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B.开办各类业余学校
C.各类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D.对工农子女实行免费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民国时期《申报》有如下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
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该现象反映的是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变革婚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