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安定了国民生活。”这表明
A.“新政”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新政”完全采用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方式,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同
C.“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
D.“新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一次调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2分)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各国大力发展经济,出现了一时的繁荣局面,美国的发展尤为显著。……在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鼓励下,分期付款制度及股票投机活动刺激了消费市场和金触市场的活跃。许多人都乐观地认为,美国已进入了“永久繁荣”阶段。
材料二

罗斯福宣誓就职?遵守工业法规的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田纳西水利工程
材料三?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新政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永久繁荣”破灭的标志是什么?(2分)分析“破灭”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两项措施?(2分)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历史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标志:1929年爆发了经济大危机。(2分)
原因:自由放任刺激资本家盲目生产;过度的贫富悬殊,使购买力下降;分期付款、股票投机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4分,任意两点即可)
(2)措施:恢复工业生产或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2分)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国家的责任。(2分)
影响:帮助美国摆脱了危机;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2分)
本题解析: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但繁荣的背后蕴含着危机。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美国经济“永久繁荣”破灭的标志。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的鼓励”;“分期付款制度及股票投机活动刺激了消费市场和金触市场的活跃”;贫富差距加大,市场购买力下降。
(2)材料二的图片“遵守工业法规的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反映了新政对工业的调整;“田纳西水利工程”体现的是新政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
(3)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实行。影响:“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新政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罗斯福新政不仅不是法西斯主义,而且还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的作用。罗斯福新政也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它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只能说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nbsp;(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承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失》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人权事业也实现了历史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庄严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谱写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以人为本,既尊重人权普遍性原则,又从基本国情出发,切实把保障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保障人权的首要位置,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依法保证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胡锦涛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有关史实,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11分)
材料二中胡锦涛是如何诠释“人权”的?试从政治、经济角度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人权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措施(14分)
参考答案:(1)社会问题:A、社会财富分配不均;B、工人极端贫困;C、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D、犯罪率增高;E、社会矛盾激化。(每点1分,共5分)
措施:改革选举制度,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或建立国家福利制度)。(6分)
(2)诠释: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权利,将生存权、发展权放在保障人权的首要位置。(4分)
有效措施:政治上: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委员会制度、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发展权利(或实行基层民主选举);(每点2分,共8分)经济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本题解析:(1)社会问题:由材料一中的“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等信息可以归纳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措施:题目要求“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有关史实”回答。所以需要将所学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史实迁移过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包括改革选举制度,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这可以解决社会矛盾激化的问题;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或建立国家福利制度)等,这可以解决平贫富分化的问题。
诠释:由材料二中的“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以人为本,既尊重人权普遍性原则,又从基本国情出发,切实把保障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保障人权的首要位置,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依法保证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可以得出答案。有效措施: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可以从政治上和经济角度回忆所学知识,寻找与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有关的信息,如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委员会制度、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发展权利(或实行基层民主选举)。经济上则需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农村改革的知识回答,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让农民富起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
[? ]
A.福利制度的形成?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C.第三产业的兴起?
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美国流行“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一现象
A.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
B.体现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C.使股票市场的资金减少
D.有力延缓了大危机的爆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