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要对全球任何角落的所有共产主义新苗头断然予以迎头痛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1954—1956年间所采取的“冷战”政策要求,美国应当对几乎所有可能出现共产党挑衅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作出军事反映。
材料二?“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材料三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主要是西方国家和霸权主义发动的战争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战争。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简要说明这两类战争发生的共同原因。(3分)
(2)举例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表现。这些“错误”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3分)
(3
)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江苏省苏北四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18)右图漫画画的是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等国的反对,这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什么趋势?(?)
A.美国独霸世界
B.多极化趋势发展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全球一体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图片形象的说明,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受到了广泛的抵制,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进行
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侧重于空中打击
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侧重于地面攻击
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海湾战争中“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的各自特点,“沙漠风暴”行动是指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从1991年1月17日开始的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的军事行动,并集中打击其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伊拉克80%的指挥系统被摧毁。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开始大规模地面作战,即“沙漠军刀”行动,一举击溃伊拉克军队,海湾战争结束。此题答案为C。
考点:海湾战争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为“沙漠军刀”行动示意图,下列说法与之相吻合的是( )

A.西线是进攻的重点
B.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C.伊拉克发射“飞毛腿”导弹打击以色列
D.西线的多国部队切断伊军的后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这是一道读图题,本图来自教材中,从图中可以看到多国部队朝着伊拉克和科威特西北边界进攻,而科威特东临波斯湾,很明显,如果多国部队占领了这一区域,就切断了伊拉克军队的退路,而从图中无法得出有关西线是进攻的重点和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伊拉克发射“飞毛腿”导弹打击以色列等信息,此题答案为D。
考点:海湾战争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要特别注意从图中得出信息,而不能离开图片只靠课本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80-1988年爆发的两伊战争,其原因包括
①边界争端?②教派纷争?③民族纠纷?④经济利益的冲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要求选择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联系教材可知,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两伊既有领土和宗教教派之争,也有民族之间的纠纷。阿拉伯河的主权是两国争夺的焦点,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之争是双方的教派纷争,双方境内都有几百万库尔德人,都支持对方进行反政府活动,伊朗居民主要是波斯人,伊拉克主要是阿拉伯人,民族矛盾复杂,此题答案为C。
考点:两伊战争
点评:此题有难度中等,主要考查有关两伊战争爆发的背景或者原因,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相关基础知识,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