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发电机的发明与蒸汽机的改进主要的不同是:
A.有科学理论做基础
B.发明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C.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D.有较长时间的完善过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初步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则是在科学理论(电磁感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A项是二者本质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一一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 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一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拜登副总统去年访华后为《纽约时报》撰文,题为《中国的崛起不等于美国的衰败》,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2012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关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2012年2月10日)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是什么?(3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作出这种战略意图的原因。(5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什么影响。(7分)
参考答案:
(1)借口:新中国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1分)政策:“遏制和孤立”中国。(1分);选择:“一边倒”;(1分)
(2)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2分)原因: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3分)
(3)现状:合作与冲突交织。(1分)问题: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台湾问题。(2分)影响: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中“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由此可以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敌对遏制的政策,中国则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根据材料中“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由此可知其战略意图是: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中国考虑缓和中美关系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即可。
(3)根据材料中的“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2012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可以看出当前的中美关系既有合作又有冲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美国的霸权主义和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第三小问,中美是两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大国关系的缓和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代以来,科技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58年,西安市民可以在电灯下阅读报纸
B.1920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引来很多粉丝
C.1958年,北京一些人可以坐在家里看电视
D.1998年,中国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电灯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9年9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特别关税。就此事件,厦门某中学展开《美国——开历史倒车》的研究性学习。能论证该课题的最有效材料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C.《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协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分)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地球公民,都必须注重从不同视角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并从中汲取历史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视角一?从古代历史的记述看古代文明
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具有世界眼光,记述当时中华民族所指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
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等许多地方。
——张广勇《全球通史·导论》
(1)据材料,说明古代世界文明所呈现出的特点,(2分)结合古代中国、
希腊和罗马的政治文明印证这一特点。(3分)
历史角度二?从近代民主思想及其实践看近代文明
《联邦宪法》……(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麦迪逊语)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联邦宪法》是如何构建“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4分)
(3)结合史实说明美国的政治体制设计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结合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及美国政治体制对中国的影响,谈谈你对近代文明特征的认识。(4分)
历史角度三?从当今世界的发展模式看当代文明
关于当今世界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观察视角……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
)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落后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发达国家
的发展模式与发
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有)英美模式、莱茵模式、转型国家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
——据《当今世界主要发展模式基本走向与比较研究》
(4)上述材料体现出当代文明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我们对待当代文明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特点: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2分)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政治、希腊的城邦政治,特别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健全的法律体系各具特色。(3分)
(2)规定联邦制,通过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构建地域平衡;(2分)规定中央政权实行三权分立来构建体制的平衡。(2分)
(3)影响: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提供了借鉴。(2分)
认识:美国宪法吸收和发展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中国借鉴了美国的体制设计;(2分)充分说明近代文明在不断交流、融合和创新中获得发展。(2分)
(4)趋势:多元文明模式并存(2分)态度: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吸收和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点。(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