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到1971年,英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此时美国巳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乐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解体
C.欧元的启动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美国已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的信息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解体,故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999年欧元才启动,故C项错误;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衰落,但他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70年代,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80年代末至今。概述上述三个阶段经济格局演变的情况并分析演变的原因。(15分)
参考答案:第一阶段: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霸主。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横财,战后,它又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国际金融。而欧洲和日本在大战中遭受重创,经济普遍衰落,依赖美国的援助和扶植。(6分)
第二阶段: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欧共体国家和日本经济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5分)
第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
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4分)
本题解析: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战争横财,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同时通过对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扶持,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在战后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美国扶持下的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地发展,在70年代以后得到了恢复,开始在国际上与美国争夺市场,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80年代末至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更为精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出现了很多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加快,欧盟的成立促进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美国则在美洲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而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也出现了亚太经合组织,这些都表明了世界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加强,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后)随着美国商品大量输入各国,随着拆毁德、日两国军事工业的进程的开始,欧洲和日本国内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各国共产党势力迅速壮大,美国不得不更弦改张。” 更弦改张的直接结果是
A.欧洲和日本生产能力得以重建,内需扩大,给美国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
B.各国经济停滞膨胀
C.美国应对竞争力相对衰落
D.美、日、欧三大经济区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二战后,为抵制共产主义的发展,美国改变了对德、日的政策,从削弱转变为援助、扶植德、日,这一政策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德、日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在对两国的援助中也为美国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故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报道,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一举超越德国、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日本,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世行的这一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
A.世行投票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B.只要中国不同意,任何重要决议都不可能通过
C.中国的快速发展壮大了经济和财政实力
D.世行投票权大小要看国家的国际地位高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由此建立了( )。
A.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欧洲统一货币
D.多种新货币体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可将问题转化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解决国际货币关系领域问题的。二战后,西方国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它使得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故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