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货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时秦国使用的货币为半两钱
B.唐朝开元年间“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
C.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城市里的邸店
D.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明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B项应为唐高祖时;C项邸店应为柜房;D项明朝应为北宋,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对清末“新政”评价不够准确的是
A.主要为了遏制革命而被迫推行的改革
B.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客观上有利于近代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指维新变法。答案B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战争,撕毁政协协议
B.当时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抗战胜利后,中共反对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的史实。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多了。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主义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透过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常常因为大权独揽对皇权形成威胁,因此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分散相权的根本目的就是皇权的加强即专制主义的加强,因此A符合题意。B民主政治的表述有误,C是材料要表述的现象,而不是本质,D混淆了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的加强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兴起于重工业
D.电力的广泛使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描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处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正确选项是A。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轻纺工业领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重化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并未真正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潮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使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