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借鉴意义。正确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①实行对外开放,拉近了与欧美国家的距离
②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
③中国与西欧国家隔阂与矛盾消除?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了解,中国人的穿着服装自1978年到1989年的10几个年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有改革开放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思想解放等。因此①②正确,故选A。③项说法明显错误;第④项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不属于1978---1989年时间段。
考点:改革开放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考查的改革开放工作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穿衣、旅游、娱乐等等成为时尚的休闲方式。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
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分析,197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改革开放,在农村中开展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取得巨大经济成果。故选C。A项并非主要的原因,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政策的变化;B项错误,并非说的是根本原因,而是直接原因;D项是在1979年之后。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开始,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走的是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大发展,但是沙皇专制依旧,这种落后的封建专制政体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成为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有
①改革集中单一的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大锅饭”和平均主义
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