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土地所有制形式②经营管理的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利④产品分配的权利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这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C不对,这反映的是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A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D属于改革的具体措施而非原则,因此选A.
点评: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措施: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作家周立波写于1957年的《山那边人家》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基本情况,其中有一段文字说道:“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 ]
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B.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C.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D.农村基层行政组织机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不断解放而逐渐丰富完善起来的。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开始冲破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在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D.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全党的根本指导方针。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在这次大会上跨越了最后一道藩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被正式确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邓小平曾经说:“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这种看法,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已证明不符合实际情况了。”下列哪一事件使“有些同志”的错误思想被纠正了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