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关系
B.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逐步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
2、判断题 对新时期我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表述完整的是
[? ]
A.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需要
C.世界多极化形势发展的需要?
D.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国对运往中国的一切货物实施许可证管制办法》:“……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商务部在星期六(1950年12月2日)宣布今日午夜以后拟运出的货物均需要有许可证。在以前,许可证管制办法只适用于政府列为战略物资的货物。”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局法律顾问纳珊·奥斯特罗夫声称,目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公开好战态度”导致对“所有的东西”在运出以前都要“看一看”的新政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年来,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出于上述考虑尼克松派基辛格秘密访华。
(1)材料一体现了当时美国对华采取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史实说明中美关系变化对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产生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30年后再回首——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图片展”贺词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只要中美双方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两国关系,坚持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不断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中美关系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阅读下列关于中美关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完全可以不怕美国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假如我们不要美国的最惠国待遇,我们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是否就无法进行了呢?过去的美国经济制裁证明,并非如此……如果美国继续对中国采取敌意政策,中国民众很可能会把购买力转向别国或者国内品牌。美国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国民众自觉地抵制有敌意国家的产品是有传统的,如果中国政府还能胸怀大度地宽容美国人的话……我相信报应。我深信会有那么一天--如果和解变得极不可能,我号召中国人民要记住仇恨。
材料二:那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不是我们的敌人呢?……中关建交后,中美双方已结束了全面敌对状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有一个长期和平共处、竞争与合作的平行发展时期,双方在经济上互有需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只有双方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中关两国(包括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现在和21世纪,都不该成为敌人。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
材料三:自1979年至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累计近6千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简要概述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中美关系缓和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与苏联改善关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