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下关于嬴政自称始皇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嬴政要效法古代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2、判断题 据l872年,时人记云:“洋人租界地方,熙来攘往,击毂摩肩,商贾如云,繁盛甲于他处。”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此地,目的就是寻找从商谋生的职业,于是出现了士庶男女纷纷弃学弃农,援亲托友,流人上海,争趋从商。群趋从商成为此地人们的择业时尚。由此可见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在外力冲击下,沿海商品经济繁荣
C.民族危机加深,人口流动加快
D.清政府鼓励经商,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3、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4、判断题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支持十九路军;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爱国商人自发抵制日本经济侵略……。这些史实说明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B.民族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
C.飞机制造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
D.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最根本举措是?(?)
A.实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开展整风运动
D.成立全国各级地方政府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