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尊攘派之所以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主要是因为
[? ]
A.当时日本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B.尊攘派寄希望于幕府进行改革
C.幕府统治者支持“尊王攘夷”运动
D.幕府对尊攘派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1)材料中的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4分)
(2)“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其策略正确密不可分。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明治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新掌权,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4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言之成理即得满分。)
(2)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及时改革;武装倒幕,奠定了改革的政权基础;改革措施全面、得力,贯彻比较彻底;政府积极主导工业化;虚心向西方学习;妥善处理与旧势力的关系(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本题解析:第(1)问,本问是观点评述,因此解答时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其次选择其中一种观点阐述即可,但需要结合史论、语言规范;第(2)问,该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其策略的关系,可以从明治维新的进程与特点去分析归纳,比如: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及时改革,武装倒幕,奠定了改革的政权基础,改革措施全面、得力,贯彻比较彻底,政府积极主导工业化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根据图,只能得出的正确认识是,这一时期日本

A.科技人员大量涌现
B.国民素质普遍提高
C.传统文化基本解体
D.实业教育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嘉永年间(1848-1854)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1869年8月,大村益次郎提出《兵部省前景规划》,力主尽快结束日本军制紊乱的局面,在全国实现统一军制。山县有朋也认为:“欲完成维新之大业,必须打破列藩割据之弊,实行中央集权,巩固政府基础。而欲实行中央集权,巩固政府基础,就必须建立帝国陆军,统全国兵权于中央。”
——《日本的明治维新》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治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比较容易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新,日新月异,成就惊人。在体制方面,实现新旧更替要难一些。……精神层面属于深层次,明治年间这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把烈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大村益次郎和山县有朋的主张对日本有什么影响?(8分)
(2)材料三体现日本明治维新在对待西方文 化的态度上具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又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4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改革后在体制、精神上具有局限性的史实。(3分)
参考答案:(1)含意:日本民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境况;强烈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4分) 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日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使日本军事力量集中,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和发动扩张战争奠定了基础。(4分)
(2) 有选择的学习。(2分)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或侵略朝鲜)(2分)
(3)近代天皇制度;灌输忠君思想(或“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军国主义精神(或武与道精神)(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