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是: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成立
C.《时务报》的创刊
D.《变法通议》的发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商鞅变法的首要措施是
A.富国之举
B.强兵之举
C.加强中央集权
D.文化思想专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

奖励耕织(砖画)

商鞅铜方升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司马迁把人的品行作为评价标准,把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我们对商鞅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商鞅变法时规定“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北魏孝文帝改革也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
A.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
B.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延续了地方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一 夫民主从事死制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故民壹务;其家必富,而身显于国。……治国能抟(tuán,集聚)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商君书·壹言第八》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1)概括材料中商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商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重农重战抑商;赏罚分明、依法治国。
(2)重农重战抑商: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增长。依法治国、赏罚分明:保障了富国强兵的实现;严刑酷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