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让四方。”这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什么思想
A.重义轻利
B.维新图强
C.居安思危
D.实业救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明商人的爱国思想,“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让四方”表明开展商战与洋人争利的思想,总体上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A不对,重义轻利这属于传统观念,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不对,维新图强?主要是主张政治上的改革变法; C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但不够全面,因此选D。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企业
点评: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潮在社会上兴起
C.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A、B、D都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故选C。
考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表述最完整的是( )
A.初期有较快发展,后期不断萎缩
B.在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榨下,全面萎缩
C.发展迅速,水平较高
D.发展水平较低,速度缓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须了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史阶段特征。本题涉及了两个阶段,即国民政府统治初期与后期。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初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利措施,以及其它一些有利因素,民族资本主义获取了发展,而在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因统治的腐朽,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战争的破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沉重打击,不断萎缩,故A项正确。B项没有涉及到初期,不完整表述。C项没有涉及到后期,表述不完整。D项不符合题干两个阶段特征。故选A项。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历史阶段,再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选择最完整的表述。题型为最佳型选择题,注意限制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向西方学习
B.抵抗外来侵略
C.维护清朝统治
D.镇压人民起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兴办了一大批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目的是实现自强和求富,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选C。A项是手段;BD项是C项的一部分,从属于C项。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顽固派的主张。洋务运动运用西方科技兴建了一批近代军用、民用企业,但是并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后,作为科举考试的佼佼者,他抱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从封建的营垒中走了出来,投身于近代实业。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挽救走向衰落的清朝统治。因此①②是正确的选择。故选A。③项错误,张骞的做法并非为了批判科举制;④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张骞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认识。
考点:实业救国
点评:近代民族危机严重,实业家们通过兴办实业报效国家,挽救民族危亡。但是在中国的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下,兴办现代实业受到重重地阻力。本题即体现了实业家以国家民生为己任,为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奋斗的精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