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流行语从特定角度映照出社会现象和时代的变迁。下列应属于1915年中国流行词语的是
A.八国联军、南昌、阿Q
B.三民主义、武昌、退位
C.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
D.新青年、实业救国、抵制日货
2、选择题 19世纪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人们的服饰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选择题 1915年创办于北京的双合盛啤酒厂,是我国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
B.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
4、选择题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914-1918年应是
A.0.55个
B.2.5个
C.3个
D.4.6个
5、选择题 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材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B.民族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完成反帝的任务
C.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