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制度的差异
B.经济体制的不同
C.社会矛盾的激化
D.国家利益的冲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正是为了说明政治制度的差异是“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两极格局的形成导致国际形势紧张
C.“冷战”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两派之间的政治斗争的胜负反映了当时这两派所代表的国际社会中两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势力的关系变化,所以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文章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采用了一个示意图,该图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
A.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
C.欧日俄中
D.亚非拉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强化,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是指美国是超级大国而“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不符合上述史实。
点评: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两级格局的严重冷战对峙,苏联解体后的局部地区的激烈冲突,以及当前多极化趋势发展日益深化等阶段。从中不难发现,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此后世界发展的主题,但局部冲突难以避免,世界多股力量的对比和分化组合尚在变动之中。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下个大国的世界”。对“1+X”中“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 ]
A.是一个常数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
C.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的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它”是指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A项属于苏联的行为,故排除。“蓝图式”、“预期”等词说明“它”应该是一个有计划的长期行动,但是又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可排除至今还存在的C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国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而冷战不利于战后和平,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通过对西欧的经济援助,使西欧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稳定了社会秩序,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和平。因此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