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依据所学,秦汉的时候,地方上主要是郡县两级;唐代的时候,长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宋代的时候是路州县三级;元代的时候,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四级;明清时期,基本上沿用元制,一省最高长官称巡抚。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8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外历史上不乏制度、思想、体制创新的典范。制度有所创新,社会就会发展;反之,制度保守,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参考答案:(1)人民主权(主权在民)。(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第(1)题“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知主权在民。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朱元璋废丞相导致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政务繁忙。而反映的时代特点就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第(3)题“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实行的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意义就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考虑。第(4)题英国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关于选举权的政治运动指的是1832年议会改革,从“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中总结这一运动的对英国经济政治的积极影响。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第(6)题通过“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一政策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属于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的措施有: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西汉时期,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参政,形成“中朝”制度,以削弱宰相为首的“外朝”;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北宋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明朝初年,明太祖以丞相胡惟庸“专权”为由,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并诏令以后子孙后代不许设立丞相。故明朝以后不再有丞相一职。故排除含②的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宰相制度的演变。
点评: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自秦始皇设立丞相一职,皇权与相权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措施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至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宰相制度宣告终结。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秦是郡县二级制,汉州郡县三级,唐道州县三级,宋路州县三级,元代省路府州县五级;这一现象从制度设计目的的角度反映了( )
A.地方主动性能动性加强
B.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C.疆域越来越辽阔
D.君主专制的强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由二级管理到五级管理,这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侵华,掠夺金银、原材料 ②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重农抑商政策遏制了经济活力 ④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
⑤文化专制,理学僵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是指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社会已开始走向衰落,结合史实不难发现②③④⑤均是其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而①说法错误,康乾盛世时期中国并未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答案选B。
考点:清代社会特征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