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以孝治国”“夫为妻纲”的信息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影响很大,说明儒家成为主流思想,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以孝治国”“夫为妻纲”无关,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结合所学本题要考查的是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新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C、D不是难以摇撼的原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黄宗羲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指朱元璋)罢丞相始也。”据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A.反对纲常名教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限制君主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初年,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而黄宗羲认为,这一措施是导致“有明之无善治”的根源。故应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代废相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三大思想家在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提倡“人民为主”;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思想,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