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潮在社会上兴起
C.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A、B、D都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故选C。
考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
A.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B.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C.重工业得到逐步发展
D.技术与管理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中国的金属、煤矿等重工业受一战影响,价格上涨,但最终没有发展起来,其原因有“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改革无术”等。依据材料并不是所有的原材料价格上涨,A说法错误。B、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D。
考点: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规模小,资本薄弱
B.技术力量依赖于外国
C.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D.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利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一个最优选择题。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列强的侵略和控制,技术力量的落后和资本的薄弱也是受列强影响的结果。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9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近代工业的是
A.商人、地主和官僚
B.官僚和工业主
C.手工工场主和官僚
D.商人和高利贷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商人、地主和官僚手中掌握财富,成为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近代工业的群体,故A项正确,排除BCD项。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点评:官僚、地主、商人较早地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因,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1.原因:(1)官僚、地主、商人容易通过封建剥削和商业贸易积累一定的投资资本。
(2)官僚、地主、商人较早地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
(3)官僚、地主、商人比较容易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影响。
2.影响: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说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目的在于造福民生,“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的典型代表,这突出反映了近代民族企业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的特点,所以答案选C,A D两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但没有突出题意主旨,B项不符合中国民族企业的特点。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②民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④民族资本主义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