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国两制”的构想适合于解决下列哪些问题
①少数民族问题?②边界争端问题?③和平解决台湾问题?④港澳回归祖国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要认识“一国两制”的作用。少数民族问题是由中国的民族政策来解决;边界争端问题是由中国的外交政策来解决。故①②明显不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说明当时社会上出现崇洋现象。故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不仅是朱学失去了活力,而且对儒家精神作其他理解的学派,也因此受制于政治符号化了的朱学,而失去了自由思考与表达的权利。一句话,儒家的思想活力被儒家的政治化所吞没。”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朱熹创立理学使儒家思想失去活力
B.儒家思想与政治结合失去活力
C.理学压制其他学派的自由发展
D.专制权力的强化使儒家思想失去活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朱熹发展了理学,排除A项;政治需要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含义;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儒家思想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日益走向僵化,“儒家的政治化”就是指儒家思想受封建专制主义控制而失去活力,D项符合材料。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一时期应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宋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分别说明的是确立了中国古代的基本版图,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确立了统治思想,结合所学,最符合的是汉朝。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主选举制度
C.民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