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点是
A.把重点放在了农业方面
B.把重点放在了重工业方面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的旧体制,但都是对原有体制的一种小修小补,没有实质上的突破,这是两个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 16.38公斤),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C.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由时间可知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粮食税的降低是缓和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BC是斯大林时期。A与题干无关。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a)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b)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的人是

(a)

(b)
[?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B.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C.赞赏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列宁用暂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实践证明行不通,后来用新经济政策代替它,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的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来恢复国民经济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