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一战期间,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做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材料二? 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的背景是什(3分)
(2)李四光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6分)
(3)结合材料一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3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徐光启……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筴、水利诸书。授简讨。分礼闱,与同官魏南乐不协,移病归,田于津门,盖欲身试屯田法,因就间疆理数万亩。后草《农政全书》十二卷以闻,本此。?光启宽仁果毅,淡泊逢好,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博方、坐论,无问寝食。尝曰:“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 ……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遂于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等,咸所究治。先是,二年五月日蚀,钦天监推算刻数不合。光启受命监修历事,与西洋龙华民、汤若望等精心测验,上《历书》前后共三十一卷。大约按地南北,差其后先,以交食不误为准。所为农书,计十二目,而终以荒政。其议屯田,以垦荒为第一义,立虚、实二法招徕之。
“蓋棺之日,囊無餘貲”
材料二:(徐光启)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者。?——竺可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徐光启处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他的科学研究最突出的是哪两方面(10分)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竺可桢观点的认识。 (5分)
参考答案:⑴时代背景: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文化:思想专制、八股取士;对外:逐渐走向闭关锁国。(6分)农学和天文学。(4分)
⑵赞同。(2分)
徐光启借鉴西方的科学,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与利玛窦等合作翻译了《泰西水法》等科学著作。(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右图是国际物理年标识,为纪念某科学理论诞生100周年,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与之相关的科学家是?
?
[?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 ]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不能体现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学以致用”特点的是(?)
A.勘探石油,发现石油
B.寻找铀矿,发展核能
C.研究和勘测地震
D.为寻找和开发煤炭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的地质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尤其是在地质结构和矿藏寻找方面具有指导作用,但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古代就开始了,与地质力学的运用不符,故D项符合题意,A B C三项均是其应用的表现。
点评:如何评价科学家是高考历史材料题中的新增题型,从何种角度出发进行评价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对李四光的评价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例:
①学术地位: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②人格魅力:他把一生都献身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身上你凝聚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③总体评价: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