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实际上是反对空谈的学风,注重实学,这说明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故A项正确;B项中“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0年12月10日起,CCTV—10“百家讲坛”连续14集播出《传奇王阳明》。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大意是“在人居嘈杂的环境中居住,居然听不到车马喧”,恰好说明了境由心生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考点:王阳明
点评:王阳明心学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
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题干反映的是大自然的相关活动与统治者相关政治措施的关系。比较、分析选项,可知,这很明显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思想·天人感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教合流。依据所学, “三教”即指儒教、道教、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这说明这一时期思想家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隋朝时候,儒学家明确提出“三教合归儒”,即“三教合一”。唐朝时候,采取三教并行的政策,尊儒道、礼佛、崇儒。山西省著名的悬空寺有“三教殿”主殿的塑像,体现了上述特点。所以应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诸子思想的发展·三教合流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知天命而用之
B.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加强中央集权
D.兼相爱、交相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B项是孟子的思想观点,故选B。A项是荀子的观点,C项是墨子的观点,D项是韩非子的观点,均排除。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孟子的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