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B.心学广泛传播
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尊道礼佛之风盛行于魏晋隋唐,排除A项;心学形成于南宋,广泛传播是在明朝,排除B项;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出现于明末清初,排除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23题)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了国家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报纸和广播
B.铁路和飞机
C.电影和电视
D.网络和漫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的“媒介“,因此B首先排除。电视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网络是二战后出现的。因此C、D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该诗反映了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理学”
C.王阳明的“心学”
D.王夫之的“理在气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心非明镜台,有个圆圈。”说明与心学有关,体现心学的是王阳明。故本题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右图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柴火花。

材料二: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 创办人
| 企业名称
|
上海
| 方举赞
| 发昌机器厂
|
南海
| 陈启沅
| 继昌隆缫丝厂
|
天津
| 朱其昂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火花商标,思考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和动力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指什么时间?为什么那个时代会“转瞬即逝”?
(3)在你看来,那个时代中国民族经济要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精神或实业救国思想。
(2)“黄金时代”指“一战”期间。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重新加强对中国的控制,中国民族工业很快由暂时繁荣转入萧条困境。
(3)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因为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而民族经济的繁荣是维护民族独立的物资保证。
(4)集中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小;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某个时期的一幅漫画,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对新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
B.该事件发生在三大改造时期
C.反对刘少奇等进行调整改革
D.符合中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针对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错误,刘少奇、邓小平等人主张进行改革调整。这幅漫画是为了反对刘少奇等进行的调整改革而创作的,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