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印刷媒介的出现,不仅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成为人们斗争的工具。中国近代史上,曾大力发挥宣传改良、为变法制造舆论作用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新华日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题干提供的情景为维新变法运动及相关的舆论工具,而A为维新变法时的报刊;B为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派的舆论工具;C为新文化运动的舆论工具;D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具。故只有A合适。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5年5月,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接连访问大陆,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谈。这表明( )
A.台湾当局已经同意了“九二共识”
B.台湾和平统一就要实现
C.陈水扁改变了“台独”路线
D.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台湾各政党与大陆的频繁接触,正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平发展是历史潮流,统一是人心所向。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列代统治者为确保儒学独尊地位采取的相同措施中没有
A.兴办教育,以儒学教化天下
B.儒学经典为选官考试的主要内容
C.以儒学改造佛学,促进佛学新发展
D.任用儒生为政治舞台的主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统治者为确保儒学独尊地位而采取的措施,选项C中以儒学改造佛学,促进佛学新发展,显然是促进的佛学,与题意不符,故错误,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以来,轮船航运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成立
B.民生轮船公司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C.民国以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公司已经有实力与列强竞争
D.近代轮船航运公司诞生之后,火轮船深入到中国内陆河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近代的轮船航运业诞生以来,始终面临着列强的竞争与排挤,艰难求生;火轮船也只是在沿海沿江航行,内陆地区仍以传统的水上运输工具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