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导致北宋初期阶级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
A.“杯酒释兵权”
B.“庆历新政”
C.“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D.实行“恩荫”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宋社会矛盾激化原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于政府对土地兼并采取放任的态度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导致北宋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而地组合高利贷盘剥加重,致使阶级矛盾尖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商鞅变法中废除的旧制度,不包括
A.井田制
B.王位世袭制
C.贵族世袭特权
D.分封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商鞅变法中并未改变王位世袭制,反而主张强化君主专制,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是商鞅变法中重要的改革对象。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具体举措的重要影响,高考对其的考查角度多样,主要突出其对秦国统一中国的奠基作用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它实现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是一定程度上的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功地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内因是
①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②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③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 ④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的爱国救亡运动。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新”,并且从内因来找,所以①排除;③与史实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A不符合;1955年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 Russell)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B不符合;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首先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90年代世界广泛认同,D不符合。
考点定位:选修三※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894年,同意放弃过去对日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治外法权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94年,日本同英国签订条约,英国同意放弃在日的治外法权,美国等国是随后放弃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