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柏利(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
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
——摘自(美国)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
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
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寮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植民业的政策。——摘自(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有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摘自(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许多潜在的盟友”是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长州和萨摩两藩领主”
“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 (4分)
(3)指出明治时代的日本西化给日本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倒幕派等主张学习西方的维新人士(或:在同西方经济、文化接触中的获益者)。
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振兴日本民族、摆脱外来压迫。(3分)
(2)政府派团赴西方进行有效的实地考察;政府部门 鼓励、推动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有选择、有侧重的向西方不同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人才;直接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未全盘西化,在精神上将神道定为国教,以确立对天皇的崇拜地位。(4分)
(3)推动了日本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落后状态,为日本
摆脱民族 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日本对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图一 高杉晋作

图二 西乡隆盛
请回答:
(1)图一中的高杉晋作曾在尊王攘夷运动中组织了_____,抗击西方侵略者。尊王攘夷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著名的鸟羽、伏见战役就是由图二中的倒幕派领袖西乡隆盛领导的,并取得了胜利。尊王攘夷运动为什么会演变为倒幕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为了反抗井伊直弼的高压政策,1860年3月24日上午8时,来自江户和萨摩藩的18名武士利用井伊直弼登城的机会,在江户城的樱田门外,对井伊直弼发动了袭击,尽管有60名警卫保护,井伊直弼还是被砍下了头。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樱田门事件”。从此,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尊王攘夷”运动开始了。尊王攘夷运动的参加者被称为尊攘派。
(3)据材料回答,尊王攘夷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尊攘派得到了哪些人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尊王攘夷”口号中,中心口号是什么?“尊王攘夷”这一口号与当时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程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奇兵队”。?原因: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使日本民族危机加剧;幕府统治者采取对外妥协退让,对内恐怖镇压的政策;许多具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要求改革现状。
(2)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想免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单靠盲目“攘夷”是不行的,必须改革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的腐朽统治。就这样,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3)刺杀井伊直弼事件或“樱田门事件”。尊攘派得到一些不满幕府统治的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日本其他社会阶层也纷纷响应。
(4)尊攘派是为“攘夷”而尊王,“攘夷”是中心口号。当时日本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然而凡是反对现存秩序,必须具有一定的革命理论,在当时条件下,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因为他们除“尊崇皇室”和“击攘夷狄”的大义之论外,找不出其他更合理的反抗根据,这就是中下级武士“尊王攘夷”口号的局限性所在。换言之,它成为反对幕藩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政纲,也是由日本资本主义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④不正确,在19世纪80年代,日本没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比较应该从背景,领导者,参加者,措施的实施等方面入手分析。两国进行社会变革一败一成,归根到底是由两国的不同国情所导致的。本题选C。
点评: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是中日两国在面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但是,日本不仅引进西方技术,更引进西方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中国仅仅是引进技术。中国尽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在一定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是,从根本来讲,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上层建筑是要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此,中国的戊戌变法最终会失败。而明治维新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它从根本上改造了日本社会。这最终致两国大相径庭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对日本可持续发展最为有利的是
[? ]
A.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
B.承认土地私有
C.确立天皇制政治体制
D.大力发展教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