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力。本题用排除法可做。“鉴五代藩镇之弊”是指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经过加强中央集权后藩镇割据问题得到解决,所以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尽夺藩镇之权……一切收了”指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项中说地方政府收回财权是不对的,应该是中央政府收回财权,所以B不选。分割相权的目的是加强皇权,和题干无关,所以C项不能入选。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符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发展进程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图①中的“岭北行省”、“中书省”可以判断为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图②中的“桂林郡”、“海南郡”可以判断为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图③中的“乌里雅苏台”可以判断为清代;图④中的十三个州可以判断为汉代;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相互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决,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明朝内阁地位的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除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反映出内阁官员参政议政的权力提高。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李斯为秦始皇时期的丞相,而和坤则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军机大臣。下面有关二人权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李斯为当时的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可以与御史大夫、诸卿朝议军政大事,报皇帝裁决;和坤经常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由皇帝裁决的军国大事,并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B.李斯所任的丞相之下有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而和坤所在的军机处下辖内阁、六部
C.李斯可以参与国家军机大事,但和坤根本不可能参与国家军机大事的讨论
D.无论是李斯还是和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皇帝对军国大事的裁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秦朝时,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他决定不了皇帝对军国大事的裁决,而且军务是由太尉来负责的,故CD错误;清朝的军机处没有下辖机构,故B错误;A项所述是符合两个朝代的对应官职的,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秦朝丞相与清朝军机大臣比较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西周时期,周王娶了王后,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妃,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王后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妃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周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即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中妃所生儿子都不是嫡子,排除其继承权,拥有继承权的只有王后为他生的二儿子,答案为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嫡长子继承制的认识和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