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背景的是?
A.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B.中共面临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C.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
D.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背景 :1、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世界的变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同时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2、国内发展:(1)社会各方面: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2)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因此ABC都符合背景的表述。D表述不对,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点评: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背景的是
A.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C.党内干部队伍新老交替
D.国内外政治形式严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三个代表”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
A.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选项AB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选项C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成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被首次提出是在?
[? ]
A、1997年?
B、2000年?
C、2003年?
D、2006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思想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与执政经验的历史总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思想创新是使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次又一次挑战,从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基本保证,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什么时候就会造成损失,付出代价,陷于被动局面;相反,什么时候能够面对国情,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使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请回答:
(1)在20世纪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的创新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大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史实说明材料中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促使两大理论产生的共同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领导集团僵化的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俄国革命模式,结果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战略,形成毛泽东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创造性的进行三大改造,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倾错误发展,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两个凡是”,导致“文革”十年内乱和1976——1978两年的徘徊;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完成历史转折,形成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3)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创新的产物;吸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外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