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年代的大危机首先发生于()
A.房地产行业
B.汽车行业
C.金融业
D.信息产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金融市场充满虚假繁荣
B.资本主义国家股票投机猖獗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
D.20年代流行的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存在隐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A、B、D是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直接的原因,都是表面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这一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因此应选C。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的“胡佛村”反映了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 ?

A.股市崩溃,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
B.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C.市场萧条,世界贸易额剧减
D.生产过剩,大量产品被毁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胡佛村”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中失业工人的聚居区,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8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三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
材料四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中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应付什么问题而实行的?这一政策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政策?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什么制度?农民反对的这一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所指的“经济政策”后来被哪种经济政策取代?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提到“苏联的办法”,其基本做法如何?这样的办法是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同定粮食税。
(3)新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4)剥夺农业,发展工业。斯大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有
①持续的时间长
②波及的范围广
③没有涉及农村
④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