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下列人物与成就相对应正确的是(?)
A.毕升——指南针
B.牛顿——量子理论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达尔文——微生物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97年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发展成为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发达国家操纵国际金融市场防大学
B.泰国“泡沫经济”的破灭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基础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实质”“从泰国……世界性……”,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那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会波及全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我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在(? )
A.台湾
B.北京
C.香港
D.上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地名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以地理上的山河命名,有的以政治因素命名。如山东古代指崤山以东的地区,现在指太行山以东的山东省。下列地名以政治因素命名的是(?)
A.河南
B.南宁
C.洛阳
D.江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政府财政收入问题
B.大地主的特权问题
C.农业生产发展问题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比较选择题,审题易知比较点为目的,而背景决定目的,故本题解题时首先从背景入手,再分别分析每项改革措施的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