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法国总统在凡尔赛宫的巴黎和会开幕式上说:“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里。由于他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这表明法国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
A.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C.索取更多的战争赔款
D.尽可能地削弱德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三?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三,格老秀斯和《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的主张或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试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的直接原因。它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和土耳其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两者共有的特征是
①斗争矛头指向英国? ②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
③开展持久的武装斗争?④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作为一战的战败国,不满强加给土耳其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开展了革命运动,反对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故①②是正确的。③④是土耳其革命的特点,而印度不具备这些特点,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九国公约》的下列规定中最能反映出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的是
A.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谋取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力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D.使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九国公约》是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在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是想获得或者扩大在华侵略权益,据此可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政治局势、经济实力、民族解放运动方面发展变化的有关史实,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并结合30年代的有关史实,从其自身内部矛盾方面分析这一体系最终崩溃的必然性。
参考答案:(1)建立的必然性: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美德日等国不满建立在原有基础上的国际政治格局。特别是一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妄图支配世界事务,要求改变以欧洲英法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②一战前后,欧洲格局由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到协约国取得胜利,远东地区则由战前共同支配中国到由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及其发展的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秩序,调整他们在西方和远东地区的矛盾。③一战前由于帝国主义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的加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特别是一战后,帝国主义普遍遭到削弱,同时,一战后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壮志,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这极大地冲击了旧的殖民体系,迫使帝国主义国家对其进行适度的调整。
(2)崩溃的必然性: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蕴含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各种新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因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宰割而致)、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战后分赃不均而致)、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因帝国主义重新分割殖民地与半殖民地而致);②1929—1933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原有的各种矛盾,如美国因受危机的打击而实力受到严重影响,德国和日本因受到经济的沉重打击而都先后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帝国主义为转嫁危机加紧对殖民地兰殖民地的侵略而加剧它们之间的矛盾;③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妄图建立“欧洲新秩序”和“大东亚新秩序”,直接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④而针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军备战、对外侵略,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的侵略,并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这一体系最终崩溃。
本题解析:本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归纳问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范围广,牵涉到的知识点多,既要能够全面的进行分析说明,又不能东扯西拉、用史实来堆砌,一定要认真地审题,明确题中的各项限制条件,解答时一定要抓住题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政治局势、经济实力、民族解放运动方面发展变化”“结合30年代的有关史实”关键字句,做答时最好是既要全面,同时也尽可能的精简明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