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理解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性质。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皇帝权力并没有受到宪法的制约。1871年宪法规定了皇帝又创制法律之权;有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有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的权力。因此ABC 均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D项不能看出皇帝的权力是实还是虚。故选D。
考点:1871年宪法
点评: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也设立了议会,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 ? ? ? ? ? 。
A.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
C.永安建制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故选A。B是太平天国兴起的标志;C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D是太平天国的纲领。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的简要经过: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天京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①表述不合史实;会馆的出现于按地域竭诚的商帮有关,反映商业发展情况,由此可知②③符合史实;会馆不存在雇佣关系,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排除④,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帮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秦《琅玡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与该主张相左的是
A.宋明理学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封建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本题材料的观点是重农抑商,那么与该主张相左的是工商皆本,主张商业应和农业具有相等的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反映了
①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②作者提倡用国货?③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强烈关注?④作者反对西方机器生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卖布谣》的内容,体会其思想并联系作者“新派诗人”的身份即可得出正确答案C。也可用排除法,作者作为“新派诗人”不会反对西方机器生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可排除①④。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发展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