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是
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B.“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
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朱元璋立国后担心流亡海外的原方国珍、张士诚旧部反攻大陆,于是“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所以B选项不以“抑商”为初衷。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场景,我们可断定
A.属于编导自己的杜撰
B.可能出现在清代初年
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早在秦朝就已出现,不足为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反映了这一时期政府禁止民间私自同外国人互市贸易。联系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可以判断这一场景发生在明清时期。A、D说法错误;C政策与材料不符。故选B。
考点: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点评:清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首先,“闭关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并昏睡在这种自然的庄园中,他们既昧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其次,“闭关政策”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由于满清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满清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同时,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也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客观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新中国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里的“过渡”指的是()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B.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C.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D.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当时因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因此新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危机,巩固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对禁奢侈政策表述有误的是
A.是抑商政策的辅助政策
B.奢侈之风往往自上而下蔓延
C.提倡节俭
D.多半取得真正实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