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种探索开始于
[? ]
A.平反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B.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
C.在农村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D.试办经济特区
2、判断题 1978年2月,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国家计委提出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提出到2000年以前,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许多省的工业水平将赶上和超过欧洲的某些工业发达国家。这表明
A.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向经济建设的转移
B.经济建设中左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克服
C.思想解放大大调动了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D.党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认识脱离实际
3、判断题 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 ]

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
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
4、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了城市
C 发展了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 农业科技日益普及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材料二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进一步肯定了以农户或小组为单位的联产计酬责任制。1983年成为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并向农村体制改革纵深发展的一年。同年底,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0%以上。
材料三 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作出延长土地承包期的规定。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宣布: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家庭经营长期不变。这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材料四 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459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53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10年间增长82.8%,平均每年增长6.2%。农民收入人均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88年的545元,增长3.1倍。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1982年以来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过程、确立依据以及实施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