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溢美称谓,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两位东西方先哲为建设理想社会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些主张对当时社会关系的认识有何明显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里士多德

孔子
(2)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核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主张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古代先哲和孙中山相比,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有何显著不同?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思想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天人合一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选择题 “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了“仁”的学说
B.主张以“法”治国
C.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主张“性本善”
4、判断题 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 ]
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
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5、选择题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吸收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改造儒家思想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