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按照“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分为
①军事?
②外交?
③行政?
④立法?
⑤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美国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下列能典型反映信息社会到来的是
A.信息成为经济的增长点
B.网络技术的出现
C.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D.证券行业的成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紧急救济法令》是一种临时救济,而《社会保障法》则是一种制度保障,A项正确;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这两项措施是关于失业救济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并没有提到如何促进就业,因此排除B项;也没有提到以工代赈、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排除C、D项。故选A。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美国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但是罗斯福新政不仅挽救了美国经济,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范例。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道德经》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说明道家学派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这样便可实现天下统一稳定,所以答案选C,A项是儒家学派的主张,B项材料强调“无为而治”正好相反,D项含义材料中并未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学派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的大会上,时任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说:“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做亚非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或威胁任何国家,只会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永远不会成为对世界有威胁的国家
B.中国已经、并将永远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C.中国与亚非国家没有利益的分歧
D.中国的发展可以为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外交,国家间的和平相处并不是代表之间没有利益分歧,所以不正确的是C项,BD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