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经历了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结合史实回答:
(1)二战后,奠定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什么?(1分)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美苏“冷战”在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4分)
(3)“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分)
(4)如何看待“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演变?(2分)
2、判断题 下列诗句、观点或现象与当今生态文明观最为贴近的是?
[? ]
A.“制天命而用之”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D.“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3、判断题 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2.5万亿美元。这说明
①在“和平与发展”中,发展比和平重要②发展中国家亟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之一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风能发电
B.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
C.太阳能开发利用
D.潮汐能的开发利用
5、判断题 早在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出版了《静寂的春天》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叫了”,“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只不过几十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
C.靠科技人类能克服它
D.环境问题恶化始于美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