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建国初期,党中央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根本原因是
A.打破美苏核垄断
B.发展核能源
C.保障国家建设
D.维护国家安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新中国成立之初,遭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国家主权和安全面临威胁,发展“两弹一星”可以有效地加强国防能力,为国家建设提供保障。A 、B、D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故选C。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点评: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时 间
重?大?成?就
作?用?与?意?义
1958年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标志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70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1983年
2002年
“银河”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高性能计算机开饭应用的重大突破
2003年
“神五”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互联网
B.报纸
C.广播
D.电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为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为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体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互联网
点评:互联网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②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③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④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2)负面影响: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影响着经济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②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③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史料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由材料中的“章京”即可判断为清代,表格内容实际上阐述了大臣上交奏折后对奏折处理的详细过程,这一过程严密、规范,而这一过程中皇帝对奏折的批改是中心环节,对大臣奏折有绝对的决定权,而大臣只是笔录旨意,上传下达,体现了是皇权的强化,由此分析可以判断材料是对军机大臣的职责的阐述,所以D符合题意;而题干没有涉及宰相分工问题,A排除;B与题干无关,C只反应了其中档案管理周密这一特点,而“文化日渐繁荣”与题干无关。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近代思想家思想主张的掌握,从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可不难判断出该思想家应属于宣传过雏新思想但后来又不符合潮流的维新派。C项主要宣传进化论思想;D项的主要活动应主要集中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他们都不存在“太旧”的评论;而B项梁启超在护国运动期间,曾发表文章批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逆流;只有A项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期间主张君主立宪迎合历史潮流,后又主张保皇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09年8月23日比尔·盖茨谈到?“人才重要性”时说:“我们花费400亿美元收购雅虎,并非看上了他们的产品,而是雅虎的工?程师们”。这说明
A.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
B.微软的人才很少
C.微软发展面临困境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