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如“工场工人”“工场主”,据此可知当时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雇佣工人以及工场主,而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明显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故答案为D。A、B、C项在明朝之前,当时尚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不会出现雇佣工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其实代表的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时间为1895~1913年,可知当时发生了《马关条约》签订的事件,清政府为了解决赔款问题,扩大财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所以出现了表中的情况,故选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③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④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提到了乡镇的居民生产显然是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的表现,“松江地区以棉织为业”“ 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说的是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和自然经济的解体。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中国人在受西方列强侵略的背景下故意与西方物质文化背道而驰,这种现象发生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显然这种现象是非理性的,它会严重阻碍中国近代化的进步,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运动并不排除西方文明。
考点: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义和团运动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高考也及时地加以引入,在关注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的同时也应看到其阻碍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一面。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