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和当前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都注重基础工程建设,其共同目的是
A.扩大内需
B.变革生产关系
C.发展交通运输事业
D.改建原有基础设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西方国家在30年代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所以,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只能是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末以来,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开始逐渐变为私人经济和社会化经济并存的双重经济,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行控制,这种经济主要是指
[? ]
A.市场导向的经济?
B.现代混合制经济
C.公司导向的经济?
D.自由贸易的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向外移民的热潮。一段时间内,出于对美国社会制度的失望,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另一个国家,去接受和体验一种和美国截然不同的体制和生活方式,这种状况最可能发生在
[? ]
A.1929——1933年大危机期间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20世纪50——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的生产过剩是指…( )?
A.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广大人民购买力低下而形成的相对过剩?
B.社会生产高度发达而造成产品大量富余?
C.资本家所生产的产品不符合人民大众的需求而大量积压?
D.广大工人、农民为争取权益而抵制资本家的商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所谓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产品远远超过社会需求,而是产品的相对过剩,即一方面产品大量积压,而另一方面劳动人民由于贫穷而无法购买。故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