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 ]
A.占领德国
B.建立北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进行核威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国际安全
材料一:1500年以来,每一次大国战争之后都伴随着一个不确定时期。此时,政治家们都要试图改变国际体系或对其进行调整,以防止大国战争再次爆发。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不确定阶段……一次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战争……刚刚结束。
——约瑟夫?奈(美国国际问题研究专家)1996年
材料二:1945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针对英国经济的“财政敦刻尔克”备忘录:“贸易逆差巨大,工业基础薄弱,海外机构过多;这一切意味着亟需美援,如果没有美援,那么我们必须进行比战争时期更严厉的节制。”
材料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而强加于各国自由人民的极权政体,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危害美国的安全。”“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都在期待我们的支持,以维护他们的自由。”
问题:
(1)材料一中的“超级大国战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举两例说明材料一中“……不确定时期……政治家们都要试图改变国际体系或对其进行调整,以防止大国战争再次爆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杜鲁门国会咨文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二战后美苏持续40多年的对峙,有的观点认为是国际关系进步的表现,有的观点认为是国际关系落后的表现。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苏冷战或美苏争霸;一战后,英法美主导的国际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后世界进行了安排。英法主导成立国际联盟,开始国际组织协调。二战后期,大国主持召开雅尔塔会议和布雷顿森林会议,讨论确立了战后政治和经济体制——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战后成立联合国、关贸总协定等,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
(2)欧洲作为世界霸主在二战后严重衰落,受制于美国;美苏在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中逐渐成为世界事物的主导因素,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冲突,二战后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美苏大国利益利益冲突逐渐显现;二战后世界人民对于长期和平的渴求和核武器的威胁,使得大国之间没有发动大规模的热战冲突。
(3)观点:进步或落后。
理由:进步——相对于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来说,大国之间冲突没有采取大规模热战,而主要采取政治上的对峙和军事上的威慑,使世界长期保持了和平的状态。
落后——二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总体趋向于国际协调和合作发展。但是美苏冷战对峙却导致两大阵营的长期对峙与分裂。雅尔塔体制与联合国的确立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都说明了国际合作与协调发展。而美苏冷战采取了多方面的对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是上世纪60年代初欧洲某城市中的一景,(图中近景是带刺铁丝网和预制混凝土块)这座城市最有可能是( ? )

A.巴黎
B.伦敦
C.柏林
D.罗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早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在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 材料二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和平发展和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


图一 柏林墙遗址
图二 国际格局变化结构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影响:推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形成与苏联对峙的资本主义阵营。
(2)原因:美国推行侵略政策,制止美国对外侵略。
(3)图一:东西德合并,东欧剧变,两极对峙格局解体。图二: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成为当今主要国际力量。
(4)线索:两极格局的建立到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到加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人们称美苏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说法最确切的一项是( ? )
A.使世界长期陷于战争的动荡之中
B.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中
C.维持了世界和平局面
D.虽然制造了不断的局部战争,但是却避免了世界性大战的发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