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不中呈不得休息”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即“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的军政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即体现“皇权专制 ”特征。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AC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秦代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这表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的内容在墓主人的私印的字体说明当时这两种书写字体同时流行,但是不能证明私印的来历,及其作者的身份,所以正确的是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奥斯曼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是国教,苏丹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政教合一”决定了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国家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又是宗教领袖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太祖的时候,借口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有皇帝一人决断,明太祖曾经在八天之内,每天平均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这使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丞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再现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①“三公”坐着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情况汇报。②中书省按照皇帝的决定起草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通过后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办理。情景①、②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制 ( )
A.秦朝、唐朝
B.唐朝、明朝
C.汉朝、宋朝
D.秦朝、汉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情景①中“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是秦始皇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他们可以坐着与皇帝面对面议论朝政,发生于秦朝;情景②中的中央机构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六部,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点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斗争一直存在,但每个王朝的措施、特点各不相同。2012年高考在考查本部分内容时,仍以考查各个历史阶段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其特点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