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学,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新式水师。
材料二: 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三:①“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子系易,以变易为义。”
②“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③“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材料四: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乙教授大骂:八部书外皆狗屁。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
丙教授头束辫子,身穿马褂,摇头晃脑大谈君师主义。
丁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恐再二千余年,吾人尚不至享受宪法上平等自由之幸福。
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林、魏关注的焦点是什么(1分)?从师夷内容和目的看,林、魏思想有何不足之处?(2分)
(2)材料三是为维新变法创作的宣传标语,判断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2分)结合教材内容指出他们的维新思想较之于林、魏思想最主要的进步之处在哪?(1分)
(3)材料四中提及的“德先生赛先生”是什么?(2分)模拟情景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2分)
(4)根据四则材料扼要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趋势。(2分)
参考答案:(1)焦点: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不足:停留在学造器物层面;维护清朝封建制度
(2)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 复。
进步: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3)“德先生赛先生”指民主、科学。实质: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的激烈斗争。
(4)从学器物(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层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从理论到实践)。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思想家:卢梭。
(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年3月广州市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27题)(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过去一个半世纪,总体看来,是世界影响中国的时代……2006年,《环球时报》评出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影响最大的50名外国人。重温这50人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有时是主动的,但也有很多时候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
[材料一] 马克思:他为共产主义者所塑造的共产主义信仰鼓舞着千百万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推翻一个旧世界而英勇奋斗。他所缔造的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使成千上万的苦难中国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涅盘,坚定地走上了寻求救国救民救自己的道路。
[材料二]嘉约翰:1859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医院——博济医院。“挖肝剖腹”,这个血淋淋的词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到,但在100多年前,刚刚由传教士们带进中国的西医就被视为这样的“巫术”。19世纪中期他在广州行医时,也受到过这样的指责。他的诊所之所以能生存下来,一是靠了传教士的执著精神……三是有留美回国的中国学者的帮助。他的功绩还在于设立了西医学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西医大夫。西医进入中国,当然不只是带来了一种新的治病方式,它还带来了一种生命观人生观,一种哲学或是生活的理念。
[材料三] 伊藤博文: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5年春天,作为日本谈判代表的伊藤博文在和清朝谈判代表李鸿章见面的时候,曾嘲弄李说:“我曾经告诉过您要进行改革,否则我国会后来者居上,现在看看结果如何?”
——据《影响近现代中国的50个外国人》(2006年07月28日《环球时报》)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三及与之相关的史实,分别声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主动”、“被动”、“被迫”外部世界影响的?(12分)
(2)你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1)主动:新文化运动后期,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中国共产党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被动:西医传入中国初期,遭到指责;靠着传教士的执著精神和留美回国学者的帮助,中国人才逐渐接受了西医(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被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定《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被迫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积极影响: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改变了中国人的观念,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分,每点1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消极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和屈辱。(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被动”“被迫”“主动”三种方式受到外部影响为切入,考察了世界与中国的关系,主要考察世界外部对中国的影响,据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前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
(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三种政治势力,即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民主党派。
请回答:
(1)上述三种政治势力在中国前途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2)三个派别实践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1)主张:①国民党主张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坚持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②中共主张推翻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③民主党派主张啊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原因:①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违背了人民意愿和历史发展潮流。②中共成功的原因在于它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③民主党派受挫的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加上国民党、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人民的反对。
(3)结论:①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②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比较、分析的能力。本题有三问:第一问比较基础,根据教材史实概括回答即可;第二问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本质上分析其结果不同的原因;第三问是从以上回答中得出结论,要求学生根据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国际、国内背景对三个派别的基本主张加以概括分析,得出正确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