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 ]
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近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入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西方饮食文化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2、判断题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下列从图中提炼到的历史信息中,合理的有
①它是中国最早的“金融股”②它反映了中国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③它反映了当时工商业的发展④它说明清政府已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 ]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4、判断题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
A.“男女杂座,不以为嫌”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
5、判断题 1872年,日本的第一条铁路由英国人建成,明治天皇亲自参加了通车典礼;1881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怕火车惊动东陵的先王神灵,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马车铁路”。这表明
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与近代文明的落差 ②清政府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③中日两国社会制度的差异 ④中日两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