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77年,中国人自办的有线电报在哪里架设成功?
[? ]
A、台湾
B、上海
C、北京
D、天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
[? ]
A、电报传入?
B、电灯传入?
C、电话传入?
D、英语传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令老太后实在难以忍受。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D.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向比利时银行借款兴建北京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这条铁路先由政府拨款修建卢沟桥至保定及汉口至滠口两段。1906年北京至汉口全线通车。
张之洞从1889年起,以武汉为中心,创办了汉阳铁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在湖北新建了卢汉铁路,督办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由于诸多的因素,川汉铁路修建激发了四川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被迫调集湖北地区的新军前往镇压。

材料2:新中国铁路大事记:

(1)据材料1概括清末铁路发展的特点。有学者称“川汉铁路搞倒了一个王朝”,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
(2)材料2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西部地区首次开通铁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铁路建设以中国北部为主”。试用实例加以说明。
?
(3)据“新中国铁路大事记”,概括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参考答案:(1)特点:政府的支持
;资金来源多样(或:政府投资与民间集股、借款等并举);洋务运动的推动;铁路布局集中在东部不均衡。认识:清政府为筹建川汉铁路曾发行股票,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0世纪初,清政府准备把川汉铁路的修建权转让给外国,侵吞股银,加深了民众对清政府卖国政策的憎恨,加剧了清朝的统治危机,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前往镇压,为湖北的革命势力提供了有利契机,成为武昌起义成功的重要因素。
(2)“一五”计划:宝成铁路;“二五”计划:兰新铁路或包兰铁路。
(3)变化:改变了旧中国铁路的分布状况,从线到网,布局更趋均衡与合理;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开发,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经营管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赢得独立;人民政府的统筹规划,大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需求;改革开放的推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下列中国轮船业发展进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的运输业
B、洋务派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垄断全国的轮船运输业
D、新中国成立后由较快发展到比重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