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对外开放体现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遍布整个沿海地区
B.以广阔腹地为依托
C.交通条件比较优越
D.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首先,明确“对外开放格局”是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等在内的开放体系;其次,结合教材中的“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进行理性思考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3分)
参考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1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分);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分)。
本题解析:题目强调“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也就是回答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所采取的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鲲鹏南徙启帷幕”、“ 脱开金锁走蛟龙”、“ 轻舟已过万重山”和2012年这个时间可以看出,这一事件指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故选A。BC项体现不出“鲲鹏南徙”来;D项体现不出“脱开金锁走蛟龙”来。
点评: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分水岭。这一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确立,经济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改革开放的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共十三大和中共八大对中国国情的分析最重要的相似之处是
[? ]
A、国内的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
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C、人民内部矛盾已开始处于突出地位
D、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引自《中国
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年)》
材料二有专家指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二十一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时英国、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怎样的世界地位?(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1842―1860年和1957-1976年错失科技革命机遇的原因。(10分)
(3)材料三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具体史实指的是什么?(6分)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4分)
(5)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1)英国: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工业革命已经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政治上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君主专制;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4分。)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金融中心,产品行销世界各地。(2分)
(2)原因:错失1842—1860年机遇:清王朝腐败无能;“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列强的侵略;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每点1分,满分4分)
错失1957-1976年机遇:国际环境的恶化,(可答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中苏关系恶化等);国内“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动乱(以阶级斗争为纲)。(6分,每点2分)
(3)三个节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十四大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分,每点2分)
(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4分,每点2分)
(5)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民族独立;和平的环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2分,每点1分,满分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